十年前黄金配资网,岚桥集团以5.06亿澳元的价格,从澳大利亚北方领地政府手中获得了达尔文港长达99年的经营权。当时的港口经营状况并不理想,年年亏损,基础设施陈旧,货运量上不去。澳方急于甩掉这个“烫手山芋”,于是通过公开招标寻找买家。岚桥凭借合理报价与实力中标,手续齐全、合同合法。可以说,这笔交易在当时对双方都是合乎逻辑的安排。
岚桥集团接手后投入了大量资金,不仅更新了设备,还全面优化了港口的运营模式。几年下来,港口逐渐焕发生机,货物吞吐量翻了一番,当地就业机会显著增加,相关产业也随之受益,北部地区的经济面貌大有改善。原本这是一个典型的双赢案例,然而十年之后,澳方却突然改口,表示要将港口收回。
事情的转折点出现在2025年4月。正值大选前夕,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公开表态称,达尔文港必须重新回到澳大利亚人手中,可以卖给本土企业,或者由政府直接管理。他将此事与国家安全挂钩,强调达尔文港地理位置敏感,美军在附近有重要训练基地,每年约有2000名海军陆战队员驻扎半年。阿尔巴尼斯自2022年上台以来,一直对华政策摇摆:一方面修复经贸关系,另一方面紧随美国的战略步调,此番言论也算顺理成章。
展开剩余67%这番表态在选战中掀起舆论风暴,反对党领袖彼得·达顿立即跟风,呼吁也要收回港口。两党相互较劲,使得达尔文港迅速成为焦点议题。与此同时,澳政府暗中行动,开始物色潜在买家,意图剥离岚桥的租赁权。
面对这种情况,岚桥方面自然拒绝让步。公司高层公开声明,港口不会出售。他们强调,经过多年重金投入,港口已从亏损转为稳定盈利,如今正是发展的关键时期,没有理由被强行收回。事实上,岚桥不仅改善了港口设施,还提升了运营效率,使港口成为北部地区的重要物流枢纽。当地社区经济也因此获益。如今澳方要强行改变规则,岚桥认为既不合情理,也严重损害信誉。
5月23日,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肖千在接受采访时,从四个方面回应了此事:第一,岚桥的租赁是通过合法公开的竞标取得,合规合理;第二,港口在亏损时转让,如今盈利就想收回,这在道义上站不住脚;第三,合同性质纯属商业行为,澳方应当履行义务;第四,中澳是战略伙伴,合作共赢才符合两国利益。肖千的言辞简洁有力,既强调原则,又提醒澳方不要将商业问题政治化,否则只会损害自身长远利益。
这番回应直击要害。岚桥多年的投资让港口起死回生,如今澳方却见利忘义,试图反悔。问题已不只是生意,而是信任与规则的考验。澳方的动机显然复杂:一方面,大选需要炒作涉华议题来博取选票,转移国内经济压力;另一方面,美国因素难以忽视。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内加大了对华围堵力度,澳方也想借机向华盛顿示好,换取贸易上的便利。
随着选举结束,工党胜出,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,但事件并未平息。5月27日,美国私募基金Cerberus公开表示有意收购达尔文港,报价可能超过10亿澳元。岚桥方面仍旧坚决拒绝,强调“不卖”。然而澳政府仍在推动,北方领地官员甚至召开新闻发布会,强调港口必须回归本土掌控。
岚桥随即启动法律准备,聘请律师团队研究合同中的仲裁条款。如果澳方强制收回,不排除将争端提交国际仲裁机构。中国外交部也迅速发声,重申必须尊重商业合同,维护中方企业的正当权益。
进入6月,澳政府的谈判动作加快,频繁与潜在买家接触,包括一些西澳本土的海运企业。但与此同时,达尔文港依旧在岚桥的管理下高效运作,货运进入繁忙季节,吞吐量继续增长。澳媒披露,如果政府真要收回,补偿金额可能高达30亿澳元以上。这笔费用若由纳税人承担,势必引发更多质疑。经济界也担忧,若中澳关系因港口问题受挫,澳大利亚可能付出沉重的贸易代价。
过去几年黄金配资网,中澳关系逐步修复,经贸交流重新升温,为澳大利亚经济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。阿尔巴尼斯的连任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这种回暖。然而如今在达尔文港问题上重蹈覆辙,不仅让商业信誉受损,还可能动摇中澳关系的基础。究竟值不值,恐怕连澳方内部也难以回答。
发布于:天津市广盛网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